钟离意是从郡督邮、侯霸府掾等小吏起步的,在建武年间就已经以自己的仁人之心,进入光武帝刘秀的视野,又经过瑕丘令、堂邑令等七品官的任上历练,在汉明帝刘庄登上帝位之后,即被征拜为尚书。从此时起,他不再是下层官吏,在他身上,更多地展示作为朝廷大员的操守与格调,不变的是他的正直、清廉,只是地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。
当时的交阯太守张恢,因犯贪赃千金之罪,被征召回京都伏法。其所贪之金银珠宝,全被“簿入大司农”,明帝下诏将这些金银珠宝赏赐给各位大臣。交阯是出珠玑的地方,贪赃者自是近水楼台先得月,贪得的珠玑不可胜数,汉明帝赏给钟离意就是这种珠玑。碰到这样的“好事”,文武官员通常都会喜不自胜,不仅因为这是珠宝,而且还是皇上所赐,首先想到要做的就是叩头跪拜,“谢主龙恩”。但在钟离意的眼中,这不是珠玑珍宝,而是污秽之物。他将这些珠玑“悉以委地而不拜赐”,此举显然有点另类而且大煞风景。已经拜受赏赐的朝廷大员如何尴尬不得而知,史书只道“帝怪而问其故”。于是钟离意回答说:“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,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,恶其名也。此臧秽之宝,诚不敢拜。”
钟离意在这件事上有三点值得称道:一不贪财。这是送到他手上的珠宝,无须巧取豪夺,也谈不上权钱交易,不拿白不拿呀!但钟离意不希罕。当他将这些珠玑“悉以委地”之时,几乎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;二不从众。别的大员都叩头跪拜,“谢主龙恩”了,他的“另类”无异于将他们置于难堪的境地,而使自己日后在官场之中难以立足,钟离意似乎也没有想得那么多;三不唯上。钟离意好像也不在意当面扫皇上之兴会有什么后果,竟将皇上的赏赐“悉以委地”。反正在那一瞬间,他可谓心无旁骛。
汉章帝刘庄在这件事上是明智的,他没有责怪钟离意“不识抬举"或“给脸不要脸”什么的,倒是很看重钟离意之所为,称其为“清平尚书”,还以“库钱”三十万赏赐钟离意,并将他由尚书转为尚书仆射。
加载中,请稍候......